“我真的不知道太多关于我爷爷的事。”他抱歉地笑笑,随即伸出一只大手:“你好!”
1985年出生的张正甫是个典型的“台湾仔”:帅气、随和、热忱。稍一交谈便会发现他很单纯,没有什么悲情的历史心结。如今与家人定居上海的他,出没于商界和演艺圈之间。祖父留下的巨大“遗产”,以及诸多政治、经济领域的复杂纷争,似乎与他这个直系后代没有任何关系。
爷爷是个很厉害的将军
“网上传的‘张允泽’是艺名,我的真名是张正甫。”他夹起一片牛肉,蘸了蘸酱油。微笑中略带稚气。“我不如我爷爷帅啦。”
张正甫的名字来源于他的祖父,国民党“五大主力”之首——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。尽管祖父死后38年他才出生,但从小父亲就教育他:“你爷爷是个很厉害的将军”。懵懂的他开始明白,这世间有一种叫做家族使命的东西。
他比画着自己的脸示意:它分上下两部分,鼻子以下像祖父。
他一身有两位国军将领的血统,这两人都身陷巨大争议。祖父张灵甫是参加过抗日而死于内战的中将,也是《红日》中的反派角色。外祖父是“衡阳保卫战”的主将,国民党第十军中将军长方先觉。他在抗战中孤军坚守湖南衡阳47天,最后投降。他们两人现在上海的一处墓园相聚。
他父亲张道宇是张灵甫与最后一位妻子王玉龄的独生子。1947年5月,74师在山东孟良崮被陈毅、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全歼,张灵甫战死,张道宇刚出生21天。
身高一米六八的王玉龄是出身湖南长沙的大家闺秀,嫁给张灵甫时年仅17岁,19岁守寡至今。数年前,《知音》杂志做了一期网络专题,“国民党军官的老婆们有多漂亮”,王玉龄被评为第一名。
张灵甫的死催生了新中国著名红色战争文学《红日》和老电影《南征北战》,也让名不见经传的鲁南小山孟良崮从此跻身“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”。为期三天的战斗血肉横飞,陈毅感叹:“这三天我的脑子简直要被压碎了,以后有儿子决不让他带兵打仗。”
一个不为人知的战争细节是:这三天,他率领的华东野战军战死3000余人。战后清理,尸体能够辨认出身份的不足100名。
每况愈下的遗传基因
张灵甫死后,王玉龄带着张道宇去台湾,之后又取得美国国籍,晚年携儿孙定居上海。
这一辈子,她终身守寡,严禁儿孙参军。将门之后张正甫跟军事发生过的唯一联系,就是小时候玩过打BB弹的玩具枪。
“她找不到这样的男人了”,一位研究张灵甫的学者向我感叹。
北大才子,黄埔精英,抗日猛将,这些名词放在今天也仍然是熠熠生辉。更何况张灵甫有超过任何一位国军抗战名将的独特优点——长得帅。
有多帅?一个数字的对比或许能说明问题。张灵甫的整编74师有3万名官兵,而今天的百度“张灵甫吧”有6万名活跃吧友,年轻女性众多。这个数字,远超那些战绩远胜于他的抗日名将——孙立人、薛岳、王耀武等人。
在孟良崮数十里外,一家五金店的电焊钳包装盒上印着张灵甫的头像和生平简介。它们每年生产和销售20万套。“如果当时我是74师的一名士兵,那肯定跟师座(张灵甫)一起去了。”33岁的店主周煜岚说